宝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展示馆
按宋代惯例,各地陶瓷窑常以其所在的州来命名,汝窑遗址自然应在河南汝州。但由于宋代汝州的州治在今河南省临汝县(198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临汝县建汝州市),因此,人们曾经寻找汝窑遗址的重点放在临汝县。陈万里先生(1892年~1969年)曾谈到1930年日本人大谷光瑞派遣日本西本愿寺驻中国汉口的布教师原田玄纳去临汝做过实地调查。1950年陈万里先生曾赴临汝县南乡的严和店、陶墓沟、刘庄、冈窑,临汝县东北乡的大屿店东沟、叶沟、黄窑,宝丰县的大营青龙寺(即清凉寺),鲁山县段店等窑做过调查,在大营青龙寺采集到的瓷片标本种类有印花青瓷、三彩、白釉、白釉画彩、白釉划花、黑釉、芝麻酱釉等,并未发现与传世汝窑瓷器相同的瓷片标本。后来寘至20世纪60年代,故宫博物院和河南省寻找汝窑遗址的文物工作者足迹几乎踏遍了临汝县境内,却始终未找到烧造汝窑瓷器的窑址。
宝丰清凉寺汝官窑博物馆内展示的素胎
后来,受到宋代定窑遗址不在州治所在地定州而在曲阳县这一现象的启发,文物工作者遂把目光投向宋代汝州辖区的其它地点去寻找汝窑窑址其它977年,故宫博物院冯先铭、叶喆民先生在宝丰县清凉寺窑址采集到一块与传世汝窑瓷器特征相同的瓷片标本【图见叶喆民:《中国陶瓷史》(增订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第272页插图8-104】,但基于仅发现一片而没发表文章,而是将其提交给科技工作者进行科学测试,结果表明其胎、釉化学组成与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负责人:周仁)对1957年故宫博物院提供的传世汝窑盘进行科学测试的结果基本一致。这一科学研究成果表明,历代宫廷传承下来的所谓“传世汝窑”瓷器的产地,应在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村。可惜的是,因当时采集标本数量太少,专家们为慎重起见,没有做出定论。但有关专家们还是作出了“在宝丰所得的天青釉残片未必不是寻觅汝窑窑址的一个重要线索”的推论。
清凉寺汝官窑遗址内复原的汝窑窑炉
1980年中国古外销陶瓷研究会成立,次年,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也宣告成立,这标志着中国古陶瓷研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86年10月25日至29日,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中国古外销陶瓷研究会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年会,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名会员应邀参加了这次研讨会。值得一提的是来自河南省的几位新加入的会员均向大会提交了有关汝窑研究的论文,特别当时在宝丰县瓷厂工作的王留县先生还与会间向与会的部分专家、学者展示了一件出土于宝丰县清凉寺附近的天青釉盘,此盘口沿略有残缺,高3.5厘米,口径13.7厘米。王留现先生在向大会提交的《试论宝丰窑的历史成就和与汝窑的关系》论文中描述其为“满釉支烧,三支钉痕,香灰胎,天青釉,冰裂纹片,润之如玉,唯釉色稍有深沉,可能为拣弃之品。”文章的最后推论说:“史称宋代五代名窑之首的汝窑,其窑址有非常大的可能在宝丰的清凉寺瓷区内找到。”参加会议的上海博物馆汪庆正先生根据这一线索,立即派人于当年11月、12月两次赴宝丰县清凉寺窑址进一步调查,两次调查共采集瓷片标本及窑具40余件,并于1987年10月编辑出版了《汝窑的发现》一书。书中曰:“清凉寺窑即宋代五代名窑之一——汝官窑的故乡是确凿无疑的了。”此书的出版,正式宣告了汝窑遗址之谜的揭开。
清凉寺汝官窑遗址
1987年和2000年,河南省考古研究所(2013年4月更名为“河南省考古研究院”)对清凉寺窑遗址又各进行过一次科学局部发掘,获得更为丰富的资料,结果进一步证明,传世汝窑瓷器的窑址在宝丰县清凉寺村,而不在北宋汝州州治所在地临汝县(1988年8月撤县设汝州市),这一结论不容置疑。究其原因,系宝丰县在北宋时隶属汝州管辖,按传统命名法,窑以州名,即定窑窑址位于北宋定州辖地曲阳县,而不在州治所在地定县。
从1987年至2014年,考古工作者已对清凉寺汝窑遗址进行了9次考古发掘,获得数以吨计的瓷片和窑具标本,为研究汝瓷的性质、生产规模、烧造品种、烧造时间和汝窑与其它瓷窑的关系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由上述可知,汝窑遗址的发现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国古外销陶瓷研究会和中国古陶瓷协会的成立和所开展的活动,为汝窑窑址之谜的最终揭开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