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花已经盛开,温暖了人间温暖了岁月。在等一场人间清醒,盼一季花开浪漫,万物归来;静候一场复苏,一场春雨滋润了万物,孕育了生命的希望,一切美好都如期而至。
4月4日上午,2023年汝瓷烧制技艺公益课堂之烧窑课第二期课程在王国奇老师工作室如期开课。王国奇老师是中国传统技艺大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汝瓷烧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汝窑的烧造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支钉支烧,一种是垫圈或垫饼垫烧。采用支钉支烧的器物通体满釉,支钉细小如芝麻状,支钉数以五个为多,椭圆形水仙盆则采用六个支钉。这样既能保证满釉又能保证器物在窑炉中的稳定,避免出现烧制过程中的倒塌情况。”王老师说。
王老师以他多年的经验给大家讲解装窑的各种注意事项。从装窑前的准备,到入窑时的手法,轻、慢、平、稳、以及支钉的安放和窑内支柱的高低控制,从而达到窑内高度的统一,避免在烧的过程中出现倾斜,以及窑内器型高低大小摆放的搭配,既保证了装窑的稳定性也保证了窑内空间的合理利用,从而大大提高了器物的成品率。
开始点火,也就预示着每件器物华丽变身的开始,王老师特别强调,点火初期关乎整个窑的烧制状态,从点火时火嘴和气压的配合来控制初期升温的稳定性。
烧窑过程中针对学员们提出的关于烧制过程中会出现釉料粗细不匀、缩釉、落釉、烟熏等问题。老师也根据自身多年的烧制经验分别从釉料打磨、烧制温度、时间和还原气氛的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并给予了一系列的解决办法。
“这样的课程满满都是干货,王老师以自己多年的烧制经验用最朴实的语言把烧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各个事项给大家一一进行讲解,自己平时在家烧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王老师都给出了合理有效的建议,这在以后的烧制过程中就可以少走弯路,提高器物的成品率。”学员张晓科说。
来到展厅内王国奇老师为我们一一讲解着博古架上陈列的作品,每讲一个作品我们都可以看到老师脸上洋溢着的笑容和队员们虔诚的目光,这正是老师三十年如一日的努力成果,正如老师所说艺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试到老,烧到老。从问题中去学习总结经验,实验,尝试,学习,从而才能拨开云雾见天日,守得云开见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