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拉坯机旋转带动下,一坨陶泥在他的手里忽高忽低、忽大忽小,不断变化,不一会儿,被拉成圆盘形状,随着手指飞舞,圆盘便上出了几束似花非花的造型……20分钟,一个直径约45公分的手工素坯器型就拉制完成,整个过程自然而流畅,一气呵成。
7月6日,在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国和汝瓷作坊内,今年20岁的刘朝飞正在进行手工拉坯。
“他从小就不爱说话,喜欢跟着村上的叔叔、爷爷看他们烧制各种汝瓷器型,看孩子喜欢,在闲暇时,教他了一些拉坯和烧制瓷器的知识。”国和汝瓷的主人,也是刘朝飞的父亲刘国和介绍,5年前,孩子初中毕业后,就报考了平顶山一所中专院校,学习工艺美术专业,并兼修手工拉坯,后来又到福建德化、江西景德镇做了几年学徒。
“咱是在清凉寺汝官窑旧址上长大的,这些年,我也跟着村上的老艺人学了不少知识,2014年,孩子求学时,我在家建起了窑炉开始烧制汝瓷,去年因为疫情,孩子回来后,他负责拉坯,我负责烧制和销售。”刘国和说。
“刚开始从事拉坯时,一会儿会因为手忘了蘸水因干涩而破坏了坯体,一会儿因为双手挤压坯壁的力量不均匀而导致坯体厚薄不均,一会儿因为一只手用力稍大而导致器具连接处被挤破……只好一次次重新再来。”刘朝飞腼腆地说,“拉坯是烧制汝瓷的重要工序,既要有‘型’又要‘薄’,没有窍门,只能靠勤练多做。”经过多年的打磨,现在他每天平均能拉制40个器型,父亲负责烧制,由于是纯手工制作,加上器型独特,市面上供不应求。
在每一个手拉坯的器型中,因为要经过自然晾晒、传统烧制,过程中素坯会开裂、变形,导致成品率不到30%。“我在传统的笔洗、梅瓶等器型的基础上做了改变,将我对生活的感受和体悟融入到每一件作品中,并加入了一些现代元素,取文化之意蕴,揉自身之得悟。”刘朝飞说。
“文化遗产是一个地方底蕴的‘器’,那制瓷技艺和制瓷精神就是传承创新的‘魂’。”该县大营镇清凉寺村党支部书记王学峰说,汝窑位居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首,在中国青瓷发展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们大力培育汝瓷领域人才队伍,持续在政策引领、平台搭建、资源整合、技能培训、精细服务等方面下功夫,目前,像刘朝飞一样,大营镇有60余名汝瓷产业领域的青年才俊如雨后春笋,勇立产业发展潮头,推动汝瓷产业高质量发展,汝窑陶瓷产业,如今已经成为大营镇经济转型发展、强县富民的朝阳产业。
“择一事,终一生。既然选择了,我会一直坚持下去,过段时间我还要继续出去学习,把外面好的设计和烧制理念学到,然后回来将汝瓷作坊扩大规模,把汝瓷文化传承好、发扬好。”说起未来的打算,刘朝飞满脸希望。
图文来源:映象网侵权连删